智慧教育作为数字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是推进教育公平与包容,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8月1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信息技术研究所联合主办的“2024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开幕式上发布了最新研究报告《数字转型视野下智慧教育的国际理解》。据介绍,为期三天的大会将以“教育变革与国际理解”为主题,邀请国内外教育界、科技界、企业界的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探讨数字变革与教育转型的方式,关注国际社会的数字化战略规划,探索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途径,思考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分享智慧教育新理论、新技术、新观点、新成果。
推动智慧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实践
据悉,本次大会国际国内嘉宾超过400人,现场参会代表逾1500人。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周作宇介绍,为了推动智慧教育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实践,加强国际理解和国际传播,促进教育变革与创新,在教育部的指导和支持下,北京师范大学自2020年以来,已经举办了三届“全球智慧教育大会”,与国内外同行共同探索未来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如今已经进入第四届。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表示,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作为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新形态,智慧教育是推进公平、包容和优质教育的重要抓手,以推进教育数智化和发展智慧教育为契机,加速教育变革,缩小教育鸿沟,促进各类优质教育资源在全球间汇聚流动,需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优质资源开放、平台建设应用、政策标准对接等方面综合发力,需要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共商、共建、共享,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持续注入新动能。
8月18日,“2024全球智慧教育大会”在北京开幕。
“我们要以教育数智化助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为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和教育现代化提供有效支撑,助力教育强国建设。也要积极构建开放包容的智慧教育生态,为全球教育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于吉红提到了近年来北师大围绕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创新作出的探索和实践,其中,该校实施教育数智化战略示范工程,加大优质教育资源的开发和普及,推动全民共享数智化发展成果,助力构建社会层面的终身学习的公共服务体系;该校还发挥教师教育领先的办学优势,面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大力实施强师工程,引领中国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教育数智化实践。
来源:新京报